作者: 孟 冰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9-17 10:00
種植、采摘、深加工……在東明縣武勝橋鎮陳屯村,小小的金銀花匯聚成大產業,帶動村民走向致富路。
9月14日,記者來到該村,率先映入眼簾的是田野里綠瑩瑩的金銀花,靠著這朵小花村民在家門口當上了工人,有了固定穩當的收入,小花既托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,更讓村民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寬。
田野里,一些村民腰系用編織袋改制的褡褳,躬身田間采摘著金銀花。“平日一天能摘十幾斤,也掙上五六十元零花錢,趕上好時節,一天能掙個百十元。”家是于屯村的穆鳳芝,因趕上農閑也來到陳屯村打工,貼補一下家用。“俺家的地都承包出去了,所以在公司做了‘長工’,每天在地里除除草、施施肥,遇到好年景還能分個紅。”一旁,該村村民楊梅笑呵呵地說。
“以前,俺村以種植小麥、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,村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,腰包卻始終鼓不起來。”村干部王慶才說,為此,村“兩委”可沒少作了難,先后北上邯鄲、巨鹿,南下平邑考察,調研后發現金銀花一年開四茬花,每到盛花期就需大量的人工采摘,效益是糧食作物的數倍以上,還能解決農村富余的勞動力,所以最終決定種植金銀花,助力群眾發家致富。
“領著群眾干,干給群眾看。”陳屯村黨支部書記陳鐵良說,最初,一些黨員、群眾積極性不高,原因是不懂技術,擔心銷路等問題,“于是,我們向全國十余家企業發出‘求賢令’,從而引來金鳳凰,也在引領村民發家致富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。”
2014年,陳屯村與山東麥古銀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締結協議,公司免費提供苗木和技術指導,采摘的金銀花由公司收購、加工、銷售,參與土地流轉的村民則優先在公司基地就業,公司每年向陳屯村繳納5%合作費用,一舉而讓三方得利。據不完全統計,自山東麥古銀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陳屯村以來,讓村民每人每月能多增收2000元左右,不僅解決了陳屯村富余勞動力,還吸引了周邊的村民紛至沓來,帶動了更多人致富。
“去年,公司又新拓1200余畝土地,建起50余畝金銀花、菊花示范基地。”山東麥古銀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家濤說,好的收益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到土地流轉入股方式中來,公司全年聘用的村民有50人左右,涉及包裝、運輸、裝卸、倉管、田間管理等崗位。目前,公司已開工建設一大型鋼結構加工車間,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3000余萬元,將進一步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,推動鄉村振興。
如今,陳屯村先后硬化戶與戶之間的路面,安裝百余盞太陽能路燈,建起標志性建筑牌坊、娛樂廣場等,安裝了健身器材等設施,村民聽著大喇叭播放的音樂,向幸福的康莊大道上快步前行。
文/圖 記者 孟 冰